——篮板秋千
设计思路 本课以夹球跳为主线,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采用多层次、多目标进行教学,通过“小步子、多循环”的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教学形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观察者,使学生在玩中有乐、乐中有趣、趣中有练,练中有得。
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8人,其中综合能力较强的有3人,身体不适宜运动或运动能力弱的有1人,其他人运动能力一般。本课主要教学内容以“跳”为主线,对于本班学生来说,此运动项目学生能力分组如下:
A组:(整体协调性尚可,参与积极性高)
B组:(活动能力尚可,但协调性或自控力欠缺,参与积极性较高,纪律性较差)
C组:(运动缺陷比较明显,肌肉力量小或协调性差,需要在老师的催促或帮助下参与学习活动)
训练目的:
1. 通过投球训练,强化学生视觉追踪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2. 能用前脚掌蹬地,双脚连续向上、向前跳跃;通过手臂摆动与起跳的协调配合,更好的改进提高夹球跳的动作质量,
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刻苦锻炼的品质。以及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和良好的审美感。
训练重点:
利用视觉判断,把球抛入篮筐中。
训练难点: 夹球跳跃
器材准备:
头饰、皮球、篮板秋千、背景音乐。
训练过程:
一、训练前准备
组织学生进入操场。
二、常规教育:
1. 师生问好。
2. 排队---横排:按身高从低到高排成一排(老师指导学生排队)
3. 站姿,热身运动。
4、 手指操、跳的复习训练
三、组织训练:
1. 播放运动员进行曲。
2. 同学们,你们听到老师播放的音乐了吗?猜一猜,今天我们有什么活动呢?
3. 今天我们先要举行一场摘桃子比赛,请大家认真听老师的要求,按照老师的方法,认真做,争取拿到我们比赛的冠军,最后的冠军,将会得到老师的金牌奖励。
4.训练项目一摘桃子
(1)今天我们比赛的第一个项目叫:摘桃子
(2)首先,观看老师的示范:助跑,跳跃摘桃子。
(3)其次,所有同学排队,站立。自由训练,教师个别辅导。
(4)然后,教师播放比赛音乐,学生进行比赛,摘得多的为胜。
(5)最后,教师给冠军颁奖。
5.训练项目二:夹球跳跃
(1)下面我们进行一项有趣的比赛,比赛项目叫:袋鼠夹球跳跃
(2)首先,观看老师的示范:把皮球夹在两腿之间进行跳跃
(3)其次,所有同学排队,站立。自由训练,教师个别辅导。
(4)然后,教师播放比赛音乐,学生进行比赛,每队按教师安排站到指定位置,开始比赛,最后,把球运到目的地,为本次比赛项目的冠军队。
(5)教师给冠军颁奖。
四、下课
1. 教师点评本节课,口头表扬这节课表现好的学生;
3. 老师喊下课口令,学生拍手下课。
教学反思:
感觉统合训练简称SI理论,源于美国,是1972年加利福尼亚州的AGRES艾尔斯博士首先系统提出,SI理论是指人体器官各部分将感觉信息输入汇合起来,经大脑整合,完成对周边环境和事物的认识和判断。依据此理论,我在对学生认真评量的基础上,得出学生在视觉,听觉及本体觉方面存在严重的发展不足问题,并以此进行训练。
在本课中,我依据感知觉统合训练的活动设计原则,进行设计活动:
1.清楚的活动目标;在本课中我拟定明确的训练目标进行训练。并在每项活动之前,清楚地向学生解释操作方法;
2.以儿童为中心;
依据学生以往的感兴趣的活动为经验,我设定了手指操,投篮,跳羊角球及套圈四项活动,就内容和难度而言,适合孩子的程度,并且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借用比赛的游戏方式,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活动是孩子感兴趣或觉得有意义的。
3.在本节课的训练活动中,我安排逐渐推进更成熟的行为
(1)在每项活动中,通过活动方式,使学生接受被动性的感觉刺激,如视觉,听觉及前庭觉;
(2)在每项活动的十分钟内,我安排活动使学生维持固定的活动模式;
(3)在视觉追踪训练中,由跳跃摘桃子到夹球跳跃,两个活动项目的变化,配合了简单变化;
(4)在摘桃子的活动中,安排同伴互助环节,使学生可以主动协助完成训练项目。
(5)在夹球跳跃的活动项目中,经过几次尝试,学生已经熟悉了操作方式方法,进而使学生可以熟悉的情况下自然调节,实现训练视觉追踪的目的。
(6)在跳跃摘桃子的活动中,学生第一次进行尝试摘桃子,但学生通过协作模仿,最后完成任务,实现了学生在不熟悉的情况下自然调节。
(7)在安排前庭训练,活动项目为摘桃子项目中,经过强烈的跳跃,消耗学生一定的体力,使学生有效地面对挑战,最终完成训练项目;
4、动态与静态、粗大与精细活动宜互相搭配
训练项目中,安排手指操(精细活动),学生站立投球(静态),夹球跳跃(动态),做到了动态与静态,粗大与精细活动相互搭配的训练模式。
总体而言,在本节课的训练项目中,做到了严格符合感统训练原则的要求,在严格诊断评估的基础上进行训练,实现了训练目的。
感觉统合训练室丨多感官训练室丨资源教室丨情景教室丨音乐律动室
联系方式:段经理 184-5271-0235